《新华日报》刊登江苏省人大代表、南艺党委书记俞锋向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提交的建议
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人大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“研究人文经济学”重大命题。7月,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苏,赋予江苏“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”的重大使命。文化大省理应将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议题。据此,建议江苏建设全国人文经济学标杆实验区,并以江苏发展大会为平台,南艺520毕业展演嘉年华为载体,打造人文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高地和实践试验基地。江苏发展大会是增进海内外江苏人联系、交流、合作的重要平台,在展示江苏文化建设成果的同时,通过组织展现江苏文脉、饱含江苏情怀、代表江苏水准的高品质文艺展演活动,充分发挥文艺感染人、凝聚人、激励人的作用,助力江苏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。南京艺术学院520毕业展演嘉年华(以下简称520嘉年华)已连续成功举办8届,举办时间与江苏发展大会重合,多年来凭借展演水平高、江苏文脉浓、开放力度大等特点,形成“一校展演、全城盛宴”的现象级文化热点,在全城、全省乃至全国形成了良好声誉和较大影响。
将嘉年华纳入江苏发展大会系列活动,助力建设人文经济学标杆实验区,将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积极作用。
首先,有助于更好展示江苏文化建设成果。南艺是江苏省唯一的综合性本科艺术院校,被誉为全国培养高层次艺术人才的基地和摇篮。在国家第五轮学科评估中,学校有80%学科进入A类,学科综合实力全国领先。每年的520嘉年华是南艺人才培养成果的集中展示,同时也代表着江苏高等艺术教育的最高水平,展览和演出的作品不乏全国美展、书法兰亭奖、音乐金钟奖、舞蹈荷花奖等顶级艺术赛事获奖作品。借助江苏发展大会,南艺将更好地展示江苏高层次艺术人才培养成果和高水平艺术成果,搭建更加广阔的平台。
其次,有助于更好推进江苏文化交流合作。“开放融合”始终是520嘉年华秉持的核心理念。8年来,520嘉年华积极为国家和江苏文化建设提供“南艺方案”,在融入城市、融入产业、融入发展方面做出了诸多尝试和创新,先后与江苏省委宣传部、南京市联合主办“紫金奖”文化创意设计大赛、“南京创意设计周”等活动,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应。近些年,520嘉年华的辐射影响逐步从国内走向国际,通过举办“一带一路”创意青年在南艺活动、520国际教育论坛等,有效放大了学校的国际办学影响。2018年,在彭丽媛教授的直接关心和推动下,南艺与泰国甘拉雅尼音乐学院建立了合作关系,并在520嘉年华期间联手举办中泰音乐会,为推动中泰文化艺术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。借助江苏发展大会,南艺将推动艺术界、产业界、新闻界与海内外江苏籍相关领域知名人士的联系和沟通,扩大“朋友圈”“乡贤群”,推动江苏文化更好地走出去、传开来。
最后,有助于更好推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。联络感情、唤醒乡情是举办江苏发展大会的基本出发点。在520嘉年华的舞台上,每年都将立足江苏、反映江苏作为重要创作主题,推出一大批优秀毕业作品。这些作品饱含江苏元素,最能唤起文化记忆,也最能激发江苏人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归属。通过作品展演,激发海内外江苏乡贤助力江苏经济发展、助力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热情。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“文化很发达的地方,经济照样走在前面”的指示要求,助力建设人文经济学标杆实验区。南艺也以江苏发展大会为平台,进一步凝练创作主题,聚焦江苏人、江苏事、江苏情开展有组织创作,为大会的胜利召开订制高质量“展演套餐”,营造乡意浓、乡情深、乡韵美的大会氛围。
建议:一是建立组织体系。将南艺520嘉年华作为江苏发展大会议程子项目,由省委宣传部、省文旅厅和南京艺术学院等共同主办,同时成立活动组委会,统筹推进活动筹备工作,审议筹备工作整体方案及专项工作方案,协调推进各项服务及保障工作按期落实。
二是设立云端平台。利用“互联网+展演”模式,依托江苏发展大会官方网站、交汇点客户端以及腾讯、优酷、快手、抖音等网络平台,进行线上演播、在线直播等。积极探索海外媒体传播渠道,提升江苏文化的国际影响力。
三是开展学术论坛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“人文经济学”重大命题,推动江苏省人文经济学研究中心建设,520嘉年华期间举办人文经济学发展论坛,邀请江苏发展大会相关领域参会专家开展学术交流,为江苏“创造更多人文经济学的实践样本”蓄力赋能。
江苏省人大代表、南京艺术学院党委书记 俞锋
《“文化经济”点亮浙经济》一文中富有远见地提出:“所谓文化经济是对文化经济化和经济文化化的统称,其实质是文化与经济的交融互动、融合发展。”
何为人文经济学?人文与文化不是同一个范畴,人文是以文化人、以文化物、以文化世到了人文交融、文合一的境界,不然只能称为文人。故而人文是文化很发达后的盛况,是一种全流域的精神气象,是一种全民族的精神品格,是一种全生态的精神质态。“文化很发达的地方,经济照样走在前列”就是揭示的人文与经济相互促进、交融互动、融合发展的规律性认识、理论性总结。这就给我们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实现路径,给我们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提供了道路遵循。
因此要提振信心,稳定预期,就要大力加强文化强国建设,提升文化自信。通过高质量的文化建设,提高公民文明素质,创作更多文化艺术精品力作传承中华美育精神、提升社会美育水平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,鼓励文化艺术消费。从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角度,促进艺术科技融合,让文化成为激发创新、塑造新质生产力的活力之源,催生更多新业态、新模式、新功能、新产业,大力提升文化产业能级。从而增进个人的安全感、获得感,敢于消费;改进企业的营商环境,敢于投资;提高文化软实力,改进外商的投资预期,敢于进入。全力打造全国人文经济学的标杆实验区。